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熱門股票期貨:小型台積電(2330)、華邦電(2344)

#群益期貨 #股票期貨日報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未平倉量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2025.03.10
台股今日續作震盪收黑格局,盤中多空一路22500上下拉鋸,終場台股收在波段低點位置,成交金額縮減至3387億。目前台積電跌破千元關卡,短線在外資連續賣超壓力不斷下,短線台股的反彈仍可以持續悲觀操作。

外資現貨賣超287億,期貨淨空單增加至42626口。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目前以買買權和買賣權作布局。近月選擇權籌碼保守格局,賣權OI大於買權OI之差距為三千餘口,賣權OI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進步,讓普惠金融快速發展,但凡事有利就有弊,金融詐騙、投資過度集中ETF等問題也隨之而生。 本專題旨在探討,以普惠金融之名推廣政策的同時,如何避開潛藏風險。 金管會20年前開始推動普惠金融,並於2020年建置我國的「普惠金融衡量指標」,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公布的六大施政面向,將其列為重大政策的重要一環,成為各家金融機構兵家必爭的重點項目。政策重視加上機構力推,現在的台灣,距離美好的普惠金融新世界,差距還有多遠? 金管會綜規處處長林羲聖一針見血指出,數位落差、城鄉差距這兩大「痛點」,是台灣推展普惠金融待解決的難關。 2020年開始,金管會每年都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指近全日K】     【台股前日籌碼】     【台股】   3/6量縮開低走低,跌破5日線,市場仍擔憂關稅風險升溫、美經濟放緩風險,終場台股加權下跌139.36點(下跌0.61%),收22576.07點。電子-0.8%收1225.16點。金融-0.98%收2161.17點。次族群方面:航運+1.13%、紡織纖維+0.49%、運動休閒+2.33%。櫃買跌破5日線-1.18%收257.23點。   週五美股反彈,原因為非農雖低於預期但就業仍具韌性且聯準會表示經濟狀況良好,標普守在年線,整體市場氛圍不佳,主因擔憂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道瓊+0.52%、S&P500+0.55%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全台規模最大的校園徵才博覽會8日在臺大展開,吸引台積電、聯發科、廣達、鴻海、美光、台泥、台塑、國泰金、富邦金等338家企業,超過450個攤位,共釋出4萬多個職缺,較2024年翻倍成長,各行各業較勁大搶人才。  今年度的徵才活動,科技人才仍是不分產業的主力需求。其中在國際上擴大投資的台積電,預計招募8,000名新血,指標性金控國泰金暨五大子公司,對數位科技人才需求逾800位,較2024年大增60%。  另一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大型企業集團日愈重視跨領域人才的吸納,台積電即強調對此部分的重視,鴻海也推出第三屆董辦實習生計畫,新增財務金融組,以培養多元人才。台泥的「數位智能領航師」更強調AI與永續發展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16檔內資力挺 反攻先鋒
美股震盪拉回的走勢,波及台股表現,投資專家認為,受關稅議題影響,國際資金加大撤出力道,短線操作上應先關注由投信、公股行庫買盤加持的個股,搭配3月以來同步偏多買超,支撐股價仍位居半年線之上的個股,如聯發科、中信金、上銀等16檔內資齊心護航,有機會扮演盤面反攻先鋒。  全球政經局勢動盪,牽動新一波資金調整潮,台股也於跌落半年線後,回測下方支撐力道,除了八大公股行庫近五日大舉敲進240.92億元,投信法人近期也再度力挺台股,3月以來天天加碼,這段期間的買超金額高達256.18億元,檯面上兩大內資合計單周砸下近500億元,體現本土資金積極穩盤的基本立場。  群益投顧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指出,金融市場變數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部分工業行業供需結構有所改善,價格降勢趨緩】3月9日訊,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2月份,部分工業行業供需結構有所改善,價格降勢趨緩。裝備製造業中,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價格同比下降13.0%,電子半導體材料價格同比下降9.7%,汽車整車製造價格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均有所收窄。節後復工復產加快,用電需求迅速恢復,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灣 2 月出口年增率達 31.48%(前 4.39%),遠優於預期的 16% 至 20%,細項中電子零組件年增率 24.6%(前 3.1%),金額維持穩定反映庫存健康,資通訊達 65.5%(前 32.62%)且金額創下歷史新高的 140.6 億美元,反映 Blackwell 晶片量產正式發酵。 以國家來看,美國仍然是主要支撐動能,年增達 65.64%(前 0.7%),除了 Blackwell 量產外,部分可能也反映美國客戶因應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提前拉貨,中國金額在底部震盪。 MM 研究員 2 月台灣 出口 繼 1 月再度表現優於預期,且遠超原本財政部預估的 16%~20% 區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川普效應 出口寫最強2月
AI浪潮持續發效,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廠商提前拉貨潮未歇,財政部7日公布,2月出口值413.1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出現史上首見2月出口規模突破400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1.5%,寫下連16紅佳績。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去年3月基期偏高,依預估的3月出口值414億~426億美元推算,較去年同期可能落在年減1%~年增2%,但就算年增翻黑也屬短期現象,「只是逗點、不是句點」。 蔡美娜還說,初估第一季出口規模值可上看1,214億~1,226億美元,年增則介於10%~11.2%,可望雙創歷年同季新高,出口「有史以來最好的第一季」有很高的機率達成,樂觀看待主計總處設定目標可順利達標。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