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全球 30 年期公債面臨顯著賣壓,與之相對的,則是黃金突破 3,600 美元關口,再創歷史新高,資金流向的轉變,似乎暗示投資人對於債券「避險屬性」的信任有所動搖。市場究竟在擔心什麼?這些疑慮又是否存在解方?本篇快報 帶從三大面向分析這個議題。 市場疑慮:投資人對一個國家能否長期維持良好信用、持續履行還款義務愈加懷疑,債務負擔的疑慮背後隱含全球長線三大趨勢:去全球化、地緣政治動盪、以及人口老化。 短期解方:「增加短債發行、央行降息減少利息支出、穩定幣增加短債買方需求」,以上策略部分舒緩長債壓力,債市短期內沒有出現立即性風險。 長期解方:長期債市的穩定根本上取決於經濟成長,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勞工局公佈 2025 年非農初步基準修訂結果,將 2025 年 3 月非農就業人口下修 91.1 萬(-0.6%),超過市場預期下修 70 - 80 萬,下修幅度也創下歷史新高。代表在 2024/4 ~ 2025/3 的 12 個月修訂期間內,平均每月就業增長高估了約 7.6 萬,若高估狀況持續至今,近 12 個月平均非農月增只有約 4.6 萬。 儘管如此,考慮到移民流入大幅放緩,如今的平衡就業成長已經降至每月 3.2 ~ 8.2 萬,因此即便考量了基準修訂,當前的勞動需求也與勞動供給相匹配,暫未破壞平衡現況。 數據公佈後,FedWatch 預期 9 月降息機率將近 9 成,2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灣 8 月出口金額創高達 584 億美元,年增率 34.1%(前 42%),細項中電子零組件和資通訊出口繼續表現強勁,年增率分別 34.6%(前 34.1%)和 79.8%(前 87.1%),反映 AI 相關零組件的需求強勁以及下半年電子旺季的需求,但其他產業因 8 月正式課徵對等關稅下普遍承壓,例如基本金屬 -7.13%(前 -1.81%)、塑橡膠 -12.13%(前 -4.63%)、機械 1.01%(前 14%)、紡織 -13.45%(前 0.18%)。 從國家觀察,對美出口繼續創下歷史新高的 196 億美元,年增率 65.2%(前 62.8%),其他地區出口表現也普遍穩定,包括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8 月 美股、台股、歐股、陸股基本面指數 均略有回升,其中又以陸股基本面指數上升最多。美元美債呈現震盪趨勢。原物料方面貴金屬基本面最佳,原油、農產品基本面受到供過於求的壓抑均偏弱勢。 數據細項 以下更新財經M平方編製的基本面指數 8 月份相關狀況,基本面指數將會在月底更新當月數值,更多數字請參照 操盤人必看單元 ! 全球股市 美股基本面指數 大方向趨緩,但 8 月略為回升至 1.89(前 1.49),仍支撐在 0 軸以上。台股上升至 2.43(前 2.17),陸股在新經濟托舉內需以及資金面如企業活期存款持續好轉下,上升至 7.07(前 5.00),歐股隨著製造業 PMI 3 年來首次超過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日本首相石破茂於 9 月 7 日晚間宣布辭職,日股大漲近 1.45%,3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 3.27%,接近歷史新高,股市與債券利率均上升,反映市場預期日本將擴大財政支出。 自民黨內呼聲最高的高市早苗與小泉進次郎均支持寬鬆財政,高市主張降消費稅並擴大投資,小泉則倡導對低收入者發放補貼。另外,由於自民黨失去國會多數,新任首相需與在野黨合作推動政策,主要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也支持擴大財政政策。 MM 研究員 由於內閣民調低迷再加上 7 月國會選舉失利,日本首相石破茂於 9 月 7 日晚間宣布辭職,日本股市週一大漲 1.45%,日圓兌美元貶值 0.12 至 147.6,30 年期公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週全球股市漲跌互見,美股在降息預期激勵下,S&P 500 一度創下歷史新高。亞股方面出現輪動,陸股漲幅休息,印度股市止穩反彈,其餘亞股上漲近 1% ~ 2% 不等,歐股則小幅下跌,於 6 月後呈現盤整格局。值得留意得是,上週全球債市走勢動盪,多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於週間走高,所幸週五非農公佈不如預期數字後,FedWatch 降息機率大升,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至四月後新低,適當緩解利率壓力,與此同時,金價也終於突破區間,創下新高。 本週重要大事: 台灣出口(9/9 二):財政部預估,8 月出口年增率 17% ~ 22%(前 42%),金額落在 510 ~ 53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 8 月非農就業月增 2.2 萬(前 7.9 萬)大幅低於預期,12 大產業中,有 8 大產業出現僱員減少。 失業率略為回升至 4.3%(前 4.2%)符合市場預期,表現相對穩定,主因勞動供給一同放緩,裁員狀況尚屬可控,讓就業市場得以暫時維持平衡,靜待後續降息。 9/9(二)BLS 也即將公佈非農就業初步基準修訂結果,預計就業人數也將出現下修,聯準會 9 月降息 1 碼幾乎已成定局,FedWatch 預期 9 月降息機率將近 9 成,2025 降息幅度從 2 碼擴大至 3 碼。 MM 研究員  美國 8 月官方就業報告出爐,其中非農就業月增 2.2 萬,大幅低於市場預期,失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7 、 8 兩月陸股上證指數再度走出一輪行情,並創下近十年新高水位,與此同時,中國國產 AI 處理器新秀寒武紀公佈 Q2 業績大爆發,營收年增率成長逾 4 倍,淨利潤連續第三季翻正,股價從 7 月初的水位翻了近三倍;另一面,8/29 中國最大 CSP 服務商之一阿里巴巴公佈財報,Q2 資本支出水平創歷史新高,反映對 AI 基礎建設投入的持續加碼,AI 相關的雲智能業務收入,年增率也飆升至 26% 。 繼今年 2 月以來,國產 AI 處理器業績的超預期、 CSP 大廠資本支出的加碼,以及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國產大模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斷讓市場重估中國科技競爭力,在近幾年美國的重重科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本波從 2023 年開啟的生成式 AI 浪潮至今已走了 2 年多,推動美國科技股和台股一路創高,但近期市場對於 AI 泡沫的疑慮再起,例如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認同 AI 市場有過度興奮(overexcited)的狀況,我們該如何判讀這波 AI 生產力循環的位階,以及 AI 資本支出是否還能向上? 我們在最新快報中,分析三大重點: AI 正處於 AI 生產力循環的第二階段「軟體應用加速」,多數企業尚無法在 AI 的投入中獲得回報。 初期導入 AI 的成本為商業化需要克服的大門檻。 未來繼續推動 AI 趨勢的三大重點:代理 AI 、邊緣 AI 、主權 AI。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 8 月 製造業 PMI 上升至 48.7(前 48),略低於預期且處於收縮,新訂單今年首度回升至擴張區間的 51.4(前 47.1),但生產滑落至 47.8(前 51.4),主要來自關稅不確定性帶來的成本壓力。 台灣 8 月 製造業 PMI 小幅下滑至 47.9(前 48), 廠商對未來六個月展望同步回落至 37.6(前 38.6),產業間表現不均,對等關稅加重分化。 中國 8 月 官方製造業 PMI 微幅上升至 49.4(前 49.3),生產經營預期回升至 53.7(前 52.6),且財新 PMI 回歸 50.5(前 49.5)擴張區,中美關稅休戰支撐廠商預期。 綜上所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