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① 17:30 歐元區3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 ② 18:00 歐元區1月零售銷售; ③ 23:00 美國1月耐用品訂單環比終值,美國1月工廠訂單; 微信小程序搜索「見聞歷」,了解更多。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① 17:30 歐元區3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 ② 18:00 歐元區1月零售銷售; ③ 23:00 美國1月耐用品訂單環比終值,美國1月工廠訂單; 微信小程序搜索「見聞歷」,了解更多。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據澎湃新聞,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閱讀觀察經濟數據時,要分析清楚這些數據的準確含義。去年我國經濟增長3%,美國增長2.1%,一些主要經濟體還有增長1.9%的、有不到1%的,這個增速是用不變價計算的,能夠相對客觀、相對準確的反映一個經濟體的增長。各國在做GDP總量核算的時候,用的都是本幣現價計算的名義GDP,物價因素會在名義GDP規模核算中產生重要影響。去年美國高通脹,CPI、PPI同比分別增長8%、16.5%,而我國去年物價非常平穩,CPI、PPI分別上漲2%、4.1%。美國的高通脹大幅拉高了名義GDP規模,當然生活在高通脹水平之下,老百姓到底有沒有獲得感,相信本國的居民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老爹每日國際重點新聞:
#媒體稱阿聯酋正討論是否退出OPEC, 不到一個小時後慘遭“打臉”。
#中國兩會工作報告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赤字率上調至3%,擬安排政府專項債3.8兆人民幣,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美貿易黑名單(實體清單),增28家陸企,包括伺服器製造商浪潮集團、晶片業者龍芯中科技術、基因研究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3月6日電)台股3日 小漲9.7點,週線連二紅;美股主要指數3日全面收 紅。法人表示,台股電子類股目前位於所有均線之 上,金融類股連續3天收在月線之下,呈現不同調情 形。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3日上漲387.40點或1.17%,收 33390.97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64.29點或1.61%, 收4045.64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226.03點或1.97%,收11689.0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 漲44.223點或1.48%,收在3028.337點。 台股加權指數3日早盤開高拉升,一度越過15700 點、逼近前波高點位置,隨後浮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① 17:30 歐元區3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 ② 18:00 歐元區1月零售銷售; ③ 23:00 美國1月耐用品訂單環比終值; 微信小程序搜索「見聞歷」,了解更多。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① 17:30 歐元區3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 ② 18:00 歐元區1月零售銷售; ③ 23:00 美國1月耐用品訂單環比終值; 微信小程序搜索「見聞歷」,了解更多。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週全球股市普遍上揚,美股於週五 ISM 非製造業開出後顯著反彈,S&P 500 單週上揚 1.9%,此外,同樣受到中國 PMI 數據強勁回升帶動,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上漲 1.7%。美元於 104 附近震盪,美債殖利率於升息預期推升下,為去年 11 月以來首度站上 4%,2 年期則一度站上 4.9%。 WTI 及布蘭特原油分別上漲 4.0% 及 3.6%。 上週主要大事有: 3/1 中國 2 月官方和財新製造業 PMI 分別回升至 52.6 、 51.6,脫離衰退區間、 美國 2 月 ISM 製造業小幅回升至 47.7,原物料價格顯著回升、 3/3 歐元區 2 月 HICP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3年3月5日電)美國聯準 會釋出鴿派訊號,帶動美股收漲;中國全國人大會議 今天登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今年經濟成長率目 標5%左右。法人分析,台股除留意中國經濟政策對產 業的影響,也須持續觀察美國通膨及總經數據。 道瓊工業指數美東時間3日終場上漲387.40點或 1.17%,收在33390.97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64.29 點或1.61%,收在4045.64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 克指數上漲226.03點或1.97%,收在11689.01點。費城 半導體指數上漲44.223點或1.48%,收在3028.337點。 台股3日開高,一度漲逾百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現在我們進入疫情舒緩階段,這個階段也是我們國家在繼續強化基層衛生體系一個非常好的時節點。」張文宏說。在張文宏看來,這次疫情以來,我們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我們的體制、機制在處理疫情方面經驗豐富,也有更多手段和對策。對於未來,我們打造一個平級轉換、張馳有道、雙管聯合,特別是基層醫院和三級醫院既賦能,又有分級、分層、分流又有聯繫的體系,這樣一來,整個社區基層的醫療衛生體系就會很有彈性,很有韌性。面對可能存在的公共衛生挑戰我們就有信心,疫情來了,我們擋得住,而且在抗擊疫情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生活還可以保持很從容。(澎湃)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