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金十數據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看CPI,到金十
非農過後,下一個行情炸彈就在下週三!美國5月CPI將再次撼動市場,讓我們相約。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5月非農數據與失業率一同走高,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最新報4.392%;美國2年至20年期國債收益率日內上漲至少10個基點。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加拿大豐業銀行前瞻非農:料增加20.5萬人】6月7日訊,加拿大豐業銀行今日研報表示,預計5月非農就業人口將新增20.5萬人,高於經濟學家們預期的18.5萬。最近有跡象表明勞動力市場數據有所疲軟(如初請失業金數據、Jolts職位空缺、ISM就業指數),更廣泛地說,美國4月和5月的經濟數據報告都趨向於低於預期。過去幾周,彭博的美國經濟意外指數正處於近5年來的最低點,勞動力市場數據意外指數也在走弱。若公佈值高於前值17.5萬但低於20萬水平,這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趨勢略有放緩。疲軟的數據至少會增加美元的壓力,鑑於美元匯價跌破2024年的趨勢支撐位,中短期風險傾向於下行。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分析師:非農數據或能比歐洲央行更令市場興奮】6月7日訊,正如所有人所料,歐洲央行宣佈首次降息25個基點。此次降息並非完全沒有爭議,許多人認爲,在通脹持續的背景下,降息可能爲時過早。但在過去幾個月裏,自6月降息成爲定局以來,市場更關注的是未來可能的寬鬆路徑。不幸的是,我們並沒有從拉加德的新聞發佈會中獲得更多關於未來道路的信息。我們預計,美國的就業數據可能會比歐洲央行的降息更令人興奮。市場似乎已經爲經濟令人失望做好了準備。市場普遍預期5月非農就業人數爲18.5萬人,略高於上月的17.5萬人。不過在我們看來,任何接近共識的數據實際上都將成爲推高收益率的催化劑。這一數字將遠低於今年的平均水平,但不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下週財報日曆】Q1財報季即將收官,極氪(ZK.N)、甲骨文(ORCL.N)、Adobe(ADBE.O)、博通(AVGO.O)將於下週公佈業績。經濟數據方面,重點關注中國5月CPI、美國5月CPI、PPI等,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下週四凌晨公佈利率決議和經濟預期摘要;蘋果將於下週舉行開發者大會。此外,由於端午節,港股將於下週一休市,敬請留意。完整個股財報日曆請前往APP-日曆查看。點擊查看>>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投資者將密切注視鮑威爾在下週利率決議後的新聞發佈會。市場廣泛預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官員將在6月12日維持利率不變,因爲美國通脹率持續高於2%的目標,同時消費者對更高的借貸成本展現出了韌性。 資深華爾街策略師、前美聯儲經濟學家Ed Yardeni表示,鮑威爾仍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年內降息的希望,從而引發美股上漲。 Yardeni目前認爲美股發生“熔漲”的概率爲20%,但如果鮑威爾在下週的新聞發佈會上“放鴿”,他表示這一概率將增加。 鮑威爾曾多次證明,他僅憑一句話就能撼動市場,最著名的例子是在2022年8月的傑克遜霍爾研討會上。當時鮑威爾警告說,他致力於對抗通脹,即使這意味著對美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週五歐盤,在至關重要的美國5月非農數據公佈之前,貴金屬市場突發異動,現貨金銀雙雙跳水,因中國央行上個月維持黃金儲備不變。黃金短線跌幅擴大至20美元,日內跌幅達1%,創2日新低。白銀日內也跌超1%。 中國央行表示,中國5月末黃金儲備7280萬盎司,較4月末持平,結束了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的趨勢。 隨著金價今年屢創歷史新高 ,作爲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的中國黃金需求已經出現放緩跡象​​。此前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4月海外實物黃金購買量降至136噸,環比下降30%,爲年內最低。 雖然金價受美國利率影響很大,但近期金價的強勢在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消費者強勁的買盤。中國央行也表現出對黃金的持續興趣,以實現儲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 德銀:美國的低失業率或創下70年來的紀錄。2. 美銀:預計美聯儲今年將降息兩次。3. 美銀: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時間創歷史最長,反映美聯儲降息預期持續推遲。4. 瑞銀:隨著歐洲央行降息,現金可能失去吸引力。5. 德銀:歐洲央行並不急於放鬆政策。6. 花旗:歐洲央行不太可能更新降息時間指引。7. 野村證券:未來幾年亞洲市場有望進入上升階段。8. 凱投宏觀:雖然歐央行如期降息,但言論稍顯鷹派。9. 荷蘭國際:歐洲央行降息週期可能在開始後不久就不得不停止。10. 凱投宏觀:歐元區零售銷售今年應有所增長。11. 凱投宏觀:日本央行可能在7月最後一次加息。12. 凱投宏觀:印度央行仍將在8月降息。1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1. 德銀:美國的低失業率或創下70年來的紀錄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指出,如果今天公佈的美國5月失業率真的維持在4%以下,將是“自20世紀50年代初以來失業率維持在4%以下時間最長的一次。”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失業率連續27個月低於4%;而連續28個月或更長時間低於4%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35個月)。如果情況將與上世紀50年代初類似,那麼我們還是有很大的樂觀空間的。特別是,低失業率往往是生產率增長的刺激因素,因爲企業發現招聘工人變得更加困難,並更加專注於幫助現有員工提高生產率。考慮到人工智能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這表明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很可能存在一些上行風險。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金融博客零對沖長期以來一直不遺餘力地向市場強調兩點觀察:美國勞動力市場不僅極其疲軟,而且大多數就業崗位是在2023年“增加”的,以此批判拜登所謂的“復甦”有多虛僞。費城聯儲和彭博社都承認,未來的數據修正很可能證明它是對的。但更令人震驚的是,過去幾年所有的就業增長都是由非法移民支撐起來的。這也是零對沖此前就反覆強調的。 自2018年7月以來的五年多時間裏,美國本土出生工人的就業崗位沒有任何增長如今距離美國大選僅剩不到5個月的時間,而移民問題已成爲當今最熱門的政治話題,華爾街終於開始重視這一觀點。 渣打銀行全球宏觀主管史蒂夫·英格蘭德(Steve Englander)在一篇題爲“移民導致勞動力市場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