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臺灣地區發生有感地震】據臺媒報道,15日18時34分,臺灣發生有感地震,北部有明顯搖晃。臺灣氣象部門測定,此次地震震中位於宜蘭縣近海,規模5.0級,震源深度42.7公里,宜蘭縣、花蓮縣最大震度4級。(央視新聞)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散戶投資者爭相購股,Arm盤前延續IPO熱潮】9月15日訊,在芯片設計公司Arm(ARM.O)的首次公開募股後,其股價在美股盤前延續漲勢,一些人認爲這主要歸功於散戶投資者的搶購。Arm盤前上漲約6%至67.54美元,較首次公開發行價51美元高出三分之一以上。盛寶銀行分析師Peter Garnry稱,軟銀集團只出售了10%的Arm股份,這導致散戶的參與程度較低,可能會在這部分市場產生大量需求。但分析師Charles Shi在週四的一份報告中寫道,Arm的估值看起來已經足夠高了:“我們認爲,Arm可以通過從智能手機中獲取更大的價值來實現增長,但不足以支持該股IPO估值的上升。”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隨著投資者對美國經濟達成軟著陸的信心不斷增強,股票基金出現18個月來最大的單週資金流入。美國銀行援引EPFR Global數據顯示,9月13日當週,全球股市吸納253億美元資金,創2022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但是,在美國經濟重新出現樂觀情緒的情況下,美國銀行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和他的團隊看到了更悲觀的前景,因爲現金和國債均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哈特內特表示,貨幣市場基金今年迄今資金流入達1萬億美元,沒有什麼比這更能讓人尖叫喊出“熊市已確定”的了。他去年正確預測了美國股市暴跌,並在2023年標普500指數上漲的情況下仍保持看跌。今年美股表現優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 高盛:中國股市有望在年底前出現上行的交易機會,維持中國股票超配高盛最新觀點認爲,中國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現上行的交易機會。近日,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團隊發表研究報告預測,受到五個因素的推動,中國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現上行的交易機會,逐步趨向此前預測的MSCI中國指數67點位(潛在回報率10%)。這五個因素包括寬鬆政策提速、週期性改善、市場技術面向好、低估值和低倉位。綜合來看,由於風險回報比例向好,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團隊對中國股票維持超配的觀點,但表示,如需突破波動區間並重新吸引海外長線資金,可能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以解決增長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並重振信心、房地產市場達到新穩態等。2. 花旗:歐洲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整理:每日投行觀點梳理(2023-09-15)】1. 高盛:中國股市有望在年底前出現上行的交易機會,維持中國股票超配。2. 花旗:歐洲央行的經濟預測或是關鍵,今後三年GDP增速料均遭下調。3. 滙豐:歐元區經濟衰退風險暗示歐洲央行不會再次加息。4. 瑞銀:預計歐洲將出現更多企業盈利預警和波動。5. 道明證券:歐洲央行加息週期結束。6. 凱投宏觀:歐洲央行貨幣緊縮或已結束,但不會很快降息。7. 潘森宏觀:如果經濟增長前景持續黯淡,歐洲央行可能尋求降息。8. 摩根大通:歐洲央行可能不會再加息了。9. 摩根大通: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支持對美元持中性立場。10. 摩根大通:日本銀行的去風險化對全球債務構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對於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目前市場的共識是美聯儲將保持利率不變,但會後公佈的經濟預測將是重中之重。美國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數據將影響政策制定者在該會議結束時發佈的經濟預測,即是否仍會顯示到2023年底還會再加息一次,並在2024年降息。聯邦基金利率已從2022年3月的接近於零的水平被上調至5.25%-5.50%的區間;通脹也已有所回落,美聯儲青睞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已從去年夏天7%的峯值降至7月份的3.3%。儘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低通脹“拼圖”的各個部分可能正在整合,但他還不相信這一點。以下是美國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數據可能會對美聯儲所產生的影響。零售銷售數據8月份,有“恐怖數據”之稱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BMD馬來西棕櫚油期貨走高,受其他植物油漲勢支撐】9月15日訊,據外媒報道,週五,BMD馬來西棕櫚油期貨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收復本週初部分失地,因其他植物油價格堅挺,交易商等待出口數據的進一步指引。吉隆坡一交易商表示,在等待最新出口數據的同時,市場在大連和芝加哥市場的支撐下保持穩定。與此同時,棕櫚油的漲幅受基本面數據限制。數據顯示,馬來西亞8月底棕櫚油庫存升至7個月高點。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管理著1940億美元資產、總部位於鹿特丹的資管公司荷寶(Robeco)發佈了一份長達132頁的報告,預計全球經濟中的三大動態將在未來五年內對投資者的多元資產配置發揮重要作用。這三個動態分別是,勞動力的議價能力可能增強,寬鬆貨幣政策將結束而且央行有可能就適當的借貸成本水平與政府“爭吵”,以及國際地緣政治“多極化”的曙光。該資產管理公司表示,總而言之,“三重博弈”已經展開,將投資者帶入一個無風險利率更高、預期股權風險溢價更低的世界。風險溢價是衡量股票相對價值的指標,幫助投資者瞭解在承擔購買股票或投資股票基金的額外風險時可能獲得的短期收益。該報告的基線情景預計,2024年將出現溫和衰退,發達經濟體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億萬富翁投資者、對沖基金城堡投資(Citadel)的創始人肯·格里芬(Ken Griffin)週四表示,他對美股持續上漲有些疑慮,並對美國的財政狀況感到擔憂。“我有點擔心這次的上漲能否持續”,他在CNBC的採訪中說道。“我希望相信這次的上漲還有潛力,但我有點擔心。我們可以說這次的上漲已經進入了第七或第八局(這裏是用棒球比賽每場九局來打比方),但其中一部分是因爲軟著陸的故事”。標普500股指今年上漲了16.8%,主要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樂觀情緒推動。格里芬表示,美聯儲爲控制通脹的加息週期可能接近尾聲,“今年晚些時候還有一次加息的概率較小”。然而,他表示由於一些持續的刺激措施,尚不清楚美聯儲主席鮑威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加油站的油價是最吸引美國人眼光的成本之一:如果油價下跌,人們就會湧向加油站;如果油價飆升,這就是大家議論紛紛的話題。不過,摩根大通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寫道,“從經濟或投資的角度來看,真的不值得在2023年因油價飆升而對通脹感到擔憂”。他自稱他也是一位憂心忡忡的人,但Kelly表示,就算這樣,他也不對油價感到恐慌,“有些事情根本不值得擔心”。美國的“魔鬼”石油價格就屬於不值得擔心的因素之一,儘管Kelly承認,幾十年來,石油一直是美國的“經濟魔鬼”。多年來,推高油價的外國因素確實收緊了美國消費者的荷包:1973年的阿拉伯石油禁運、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1990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都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