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外媒:特斯拉改款Model 3據悉或於9月份在中國量產】8月17日訊,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TSLA.O)改款Model 3最快可能9月在中國開始量產。特斯拉目前處於展車的最後生產階段,將於8月份晚些時候運到特斯拉展廳,此後最早將於9月份開始量產。知情人士補充道,特斯拉將在從9月30日開始的國慶假期提高產量。一位知情人士稱,Model 3改款車型的外觀設計和內飾都有調整,整體更加時尚,並稱待滿負荷生產運行後,總體成本將低於當前車型。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2016年,佛羅里達州發生了一起致一名司機死亡的車禍。2019年,致命車禍再次發生,與2016年相似。而在隨後針對此次事故的家庭訴訟中,特斯拉的工程師指出在2016年的那次慘痛車禍之後,特斯拉也未能修復其自動駕駛系統的缺陷。根據多名工程師最新透露的證詞,在這兩起致命事故發生的近三年裏,特斯拉沒有對其駕駛輔助技術做出任何改進,以應對橫穿馬路的狀況。在這兩起事故中,特斯拉駕駛員的汽車撞上了卡車的側面。多年來,特斯拉和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直將自動駕駛技術吹捧爲未來的發展方向,但他們現在卻面臨著來自消費者、投資者、監管機構和聯邦檢察官的法律壓力。他們質疑特斯拉在過去八年中是否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Wermuth資產管理公司表示,美國的反通脹有可能轉變爲通縮,部分原因在於股市和房地產價格面臨崩盤的風險。商業地產的估值已經承壓,而如果情況惡化,可能已經被高估的股市或將面臨迅速回調。該公司認爲,這些資產價格的暴跌將對引發通貨緊縮產生深遠影響。“乍一看,現在再次推測通貨緊縮似乎爲時過早,但仔細想想就不是這樣了。由於幾個原因,消費者價格水平下降的風險增加了”,經濟學家Dieter Wermuth在週三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強調了各種可能拖累經濟通脹的壓力。這與其他經濟學家的說法相反,許多經濟學家警告說,通脹仍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並將持續下去。但Wermuth警告稱,鑑於股市和房地產資產面臨的巨大下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由於日元已經連跌8日,這加劇了市場對日本當局將“出手”的擔憂,交易員們正仔細審視日本外匯官員的每一句話。雖然日元已經進入了去年當局直接干預匯市以遏制其疲軟勢頭的區間,但這一次的下跌更加緩慢,讓投資者對東京的下一步行動猶豫不決。但有一件事是明確的:未來幾天和幾周,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及其貨幣政策副手神田真人將會進行更多“口頭干預”。鈴木週二表示,如果當局認爲日元波動過度,將採取適當行動。這種措辭與之前對交易員發出的警告的模式相符,但與實際干預之前的措辭不同。與所謂的匯率檢查之前使用的措辭相比,這也沒有那麼有力。匯率檢查是指官員召集交易商確定日元匯率,這一般是向交易員發出的“最後通牒”。美元兌日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摩根大通策略師表示市場對美股的利潤預估過於樂觀】8月17日訊,摩根大通策略師表示,分析師對美國未來12個月每股盈利增長10%的預測看起來過於樂觀。Dubravko Lakos-Bujas等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如果美聯儲不提前實施寬鬆政策,或者沒有更多財政支持,普遍預期上升就不符合商業週期的當前階段。策略師稱,信貸緊縮和物價通脹下降也會導致利潤預測過高。貨幣政策對需求的影響會有滯後,企業利潤率應該還會承壓。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烏克蘭總統簽署法律延長戰時狀態和總動員令90天】8月17日訊,當地時間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法律,將戰時狀態和總動員令延長90天至2023年11月15日。7月26日,澤連斯基向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提交了延長戰時狀態和總動員令的法案,烏國家通訊社7月27日報道稱烏最高拉達投票通過了該法案。(央視新聞)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強制獲取美國技術?商務部:美方說法與事實完全不符】8月17日訊,根據外媒報道,在美國會衆議院近期舉行的聽證會上,美國個別政客提出,中國爲了幫助中國企業取代美國企業,而強制或通過併購來獲取美國的技術數據和知識產權。在8月17日下午舉行的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回答媒體相關提問時反駁了這種觀點。束玨婷表示,美方有關人員的說法與事實完全不符。束玨婷還說,中方高度關注美方強制企業向美方出售資產,轉讓技術,這是典型的強制技術轉讓。美方應公平公正對待中國企業,爲他們在美國開展貿易投資合作提供平等待遇。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 瑞銀:上調美、布兩油年底前的價格預期,因由於需求勢將創下歷史新高瑞銀策略師Giovanni Staunovo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需求勢將創下歷史新高,瑞銀將布倫特原油年底價格預測上調5美元至95美元,將WTI原油價格預測上調6美元至91美元。目前石油需求依然強勁,預計8月將首次突破1.03億桶/日的大關。而由於沙特和俄羅斯的減產,歐佩克+原油產量接近兩年來的低點,石油市場的情況正在收緊。瑞銀預計,本月市場供應缺口約爲200萬桶/日,9月份將爲超過150萬桶/日。此外該機構預計,未來12個月油價不會“持續”超過100美元/桶,因爲這可能會導致美國供應增長,並在2024年損害需求增長。2.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整理:每日投行觀點梳理(2023-08-17)】1. 瑞銀:上調美、布兩油年底前的價格預期,因由於需求勢將創下歷史新高。2. 滙豐:英國通脹和工資數據共同推動英國央行政策制定者持鷹派立場。3. 道明證券:英國央行存在鷹派風險。4. 道明證券:紐元持續上漲動力欠缺,建議在反彈時拋售紐元。5. 澳新銀行:新西蘭聯儲立場溫和鷹派,但還不足以採取行動。6. 凱投宏觀:英國服務業通脹給英國央行帶來壓力。7. 高盛:企業對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可能會長期提振標普500指數的盈利增長。8. 凱投宏觀:歐元區工業產出疲軟被愛爾蘭的強勁增長所掩蓋。9. 三菱日聯:預計日本央行最早將於2024年實現政策正常化。10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最近調整了對2023年美聯儲的利率預測,認爲9月將維持利率不變,11月將再次加息。從1990年以來的實證結果來看,與美聯儲加息週期中通常出現的9月劇烈波動相比,市場趨於一致預期美聯儲9月按兵不動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下個月市場的壓力。然而,在9月利率保持不變後,隨後的加息可能會導致11月市場波動加劇。今年6月美聯儲按兵不動和隨後在7月加息的會後市場動態已經以這種方式上演。資本市場的“9月效應”從歷史上看,9月份一直是資本市場一年中波動最大的月份之一,外匯市場也不例外。如圖所示,自1999年以來,隱含的和實際的外匯波動性都傾向於從8月開始上升,然後在10月達到峯值。所謂的“9月效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