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國內商品期貨多數收漲,燃油漲逾4%,原油漲近4%,瀝青、棕櫚油、鄭棉、低硫燃油、滬錫、玻璃漲逾2%;蘋果跌逾3%,焦炭、焦煤、尿素、滬金、滬銀跌逾1%。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內盤商品期貨開盤,原油、燃油主力合約漲超4%,滬錫、鄭棉漲超2%;焦炭跌超2%,焦煤跌近2%。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截至3月27日,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包括博世、采埃孚、電裝、大陸集團、佛瑞亞、法雷奧、舍弗勒、博格華納等在內的16家國際主流零部件企業發布2022年業績財報。總體來看,儘管去年零部件供應商面臨着諸多成本和經營方面的挑戰,但其營收幾乎全部實現上漲。從業務板塊變化來看,智能化前沿領域業務研發支出投入權重遞增,電氣化業務表現搶眼。德基先進制造與出行產業合伙人張帆認為,一輛傳統燃油車需要1800個到2500個獨立的電子元件,而電動汽車的需求是傳統燃油車的兩倍,且更加昂貴和精密。這意味着零部件企業必須加速向電動汽車過渡,持續加碼前沿技術投資,以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證券日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燃油夜盤收漲2.59%,棉花漲2.06%,乙二醇等漲超1.0%,焦炭則跌2.62%。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夜盤期貨開盤,燃油漲逾2%,原油、低硫燃油、滬錫、純鹼漲逾1%,滬金跌逾1%。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2023年1-2月份,受疫情管控放開的利好因素促進,工業生產有所恢復,但成本高企,利潤結構持續偏向上游的礦業。汽車行業生存壓力巨大。2023年1-2月的汽車行業收入12847億元,同比降6%;成本11264億元,降5%;利潤414億元,同比降42%;汽車行業利潤率3.2%,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4.6%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汽車行業壓力較大。2023年1-2月汽車生產365.3萬輛,下降14.0%,其中新能源汽車97.0萬輛,增長16.3%,滲透率26.6%。新能源車高增長,但虧損較大,燃油車盈利,但萎縮較快。尤其是世界最嚴的國六B標準即將實施,對車企生產帶來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理想汽車CEO李想3月25日公開預測,到2025年Q4,新能源乘用車占比會達到70%以上。並且他描述了電動車對燃油車的進攻順序是:第一步,二線的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豪華品牌;第二步,一線的合資品牌;第三步,一線的豪華品牌。期間自主一線品牌會完成新能源的自我替代,超豪華品牌和超跑品牌不受影響。(見聞auto)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近期,乘用車市場因部分品牌大幅優惠受較高關注。我們測算,3月以來(截至3月13日),各品牌確有一定折扣釋放,但折扣釋放相對溫和。其中,合資品牌折扣釋放相對明顯,奔馳、奧迪、本田及豐田尤為突出;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繼續緩慢釋放折扣,燃油車優惠情況相對穩定。從銷量情況看,3月1-19日乘用車零售量仍同比下降8%、相對低迷,我們認為消費者或仍處於觀望狀態。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法國自上周以來釋放了500萬桶燃油庫存,該國目前正在爆發罷工。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PTA夜盤收漲2.70%,紙漿漲2.20%,菜油漲1.73%,棕櫚、短纖、豆油、純鹼、玻璃、PVC至多漲1.50%,豆二、焦炭、焦煤、豆粕、菜粕、塑料、橡膠、苯乙烯、20號膠、棉紗、鐵礦石、粳米、PP、螺紋鋼豆一至多漲0.97%。 熱卷夜盤收平。 澱粉、玉米、LPG、棉花、白糖、乙二醇、瀝青、燃油夜盤則至多收跌0.88%,甲醇跌1.04%,低硫燃油跌1.33%。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