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曹仁賢:今年前5月國內逆變器產能近160GW】7月19日訊,今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在2023光伏行業供應鏈發展論壇上披露,今年1-5月,國內逆變器產能接近160GW,同比增長100%。曹仁賢表示,產量方面,1-5月,多晶硅48萬噸,硅片203GW,電池片181GW,組件164GW,同比增長均超60%;出口方面,1-5月出口總額240億美元,同比增長16.5%;裝機方面,1-5月,國內新增光伏裝機60.9GW,同比增長158%。(21財經)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聲明顯示,越南批準了一項規模爲317億美元的計劃,以在2030年前擴大燃料儲存能力。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銀行公佈第二季度財報,營收增長11%,達到252億美元,略高於250億美元的預測;利潤7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2億美元,同比增長19%;每股收益爲88美分,去年同期爲73美分,且高於分析師預期的84美分。第二季度利潤超過華爾街預期,主要是因爲該行從客戶貸款中獲得更多收入。該公司表示,收益增長是由利息收入和租賃收入增加推動的,而且還受益於沒有對槓桿融資頭寸計入按市值計價的損失。該行預計,繼第二季度淨利息收入(NII)增長14%後,今年淨利息收入(NII)將增長8%。另外,該行投資銀行和交易業務的表現好於預期。投資銀行業務表現出色,淨利潤飆升76%,達到27億美元。第二季度全球併購活動同比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以色列消費科技初創公司OddityTech IPO發行價爲每股35美元,高於市場定價區間。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高盛:將迪士尼(DIS.N)目標價從130美元下調至128美元。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微軟將對其生產力軟件中的生成人工智能功能收取每月30美元的費用,對這項技術的溢價超出預期,許多業內人士希望這項技術將帶來強勁的收入增長。消息公佈後,微軟股價飆升,創下歷史新高,7月18日收於359.49美元。對於註冊的客戶來說,新功能將使Microsoft 365企業級版本的平均每月成本大幅增加53-83%。使用Microsoft 365企業級版本的公司目前爲E3版本的每個用戶每月支付36美元,爲E5版本的每個用戶每月支付57美元。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爲定價決定進行了辯護,稱其爲技術代際轉變的一部分,這將爲該軟件公司的核心產品之一帶來新的維度。他說,“我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盈透證券Q2經調整淨營收同比增長48%】7月19日訊,盈透證券(IBKR.US)盤後公佈2023年Q2業績,經調整淨營收10.6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同比增長48%;經調整每股收益1.32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1.40美元,同比增長57.14%。傭金收入3.22億美元,同比持平;淨利息收入6.94億美元,同比增長99%。客戶賬戶達229萬,同比增長19%。每日平均收入交易(DART)總數達187萬筆,同比下降14%。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整理:每日人工智能動態彙總(7月19日)】1. Stability AI CEO認爲人工智能將成爲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不過他表示這個泡沫甚至還沒有開始,就可能直接結束。2. 谷歌計劃爲旗下聊天機器人Bard添加包括Google各項服務在內的插件,首批擴展插件包括Google Maps、YouTube等。3. 微軟必應聊天推出企業版:未來以獨立產品推出,定價每人每月5美元。4. 據業內消息人士稱,邊緣人工智能芯片將越來越多地採用3nm技術製造。5. AI芯片公司壁仞科技據悉尋求2023年在香港IPO。6. AI元宇宙初創公司Futureverse完成5400萬美元A輪融資,10T Holdin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預期2023年太陽能發電投資預期首次超過石油上游投資】7月19日訊,在今日進行的光伏行業2023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預期2023年全球能源領域投資將達到2.8萬億元,低排放電力投資佔電源投資比重超過90%,太陽能發電投資預期超過3800億美元,首次超過石油上游投資。負責人表示,由於化石燃料價格上漲和進口不穩定,全球多個政府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未來在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和全球綠色復甦等有利因素推動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快速增長。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越南造車新勢力VinFast下週開始在美國建廠,投資40億美元】7月19日訊,VinFast週三表示,將於下週開始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設其電動汽車工廠,目標是第一階段每年生產15萬輛。去年3月,VinFast宣佈計劃在北卡羅來納州查塔姆縣(Chatham County)投資40億美元建設一家電動汽車工廠,並於今年2月獲得了環境許可。該工廠預計將於2025年開始試運行,比最初的計劃晚了一年。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