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整理:每日美股市場要聞速遞(6月26日週一)】重要資訊1. 乘聯會: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183.0萬輛,新能源預計67.0萬輛。個股消息1. 高盛(GS.N)將特斯拉(TSLA.O)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2. 京東(JD.O)新成立創新零售部,原京東國際閆小兵任負責人。3. 知名蘋果爆料記者Mark Gurman:蘋果(AAPL.O)Vision Pro 頭顯的頭頂綁帶需單獨購買。4. 由於併購業務放緩,摩根大通(JPM.N)將在北美裁員約40名投資銀行家。知情人士在上週五表示,裁員涉及所有級別的員工。5. 據知情人士透露,高盛(GS.N)已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裁減董事總經理。在交易低迷之際,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市場消息: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自2021年以來首次發行美元債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高層內部不滿日益加劇之際 高盛據悉擬聘請Montag加入董事會】6月26日訊,據知情人士透露,高盛董事會正在接觸一位前高盛和美國銀行高層,而此人被視爲首席執行官所羅門的盟友。雖然董事會通常會定期進行調整,但任命曾經與所羅門在高盛密切合作的人擔任董事可能會暗示出,兼任董事長所羅門正在採取措施強化對其的支持。一些高管表示,隨著所羅門五年任期即將結束,這可能有助於打消對他近期動向的猜測。高盛內部的不滿情緒近年來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所羅門近年來推動高盛向消費者銀行業務加速擴張,但該子公司卻未能如期實現預定目標,該業務數以十億美元的虧損對其他部門的獎金造成嚴重影響。儘管所羅門公開承認了這個錯誤,但包括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阿米斯醫療公司美股盤前漲4%,據悉聯合健康(UNH.N)旗下的Optum將以每股101美元現金收購阿米斯醫療公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聯儲將於本週三(6月28日)公佈年度銀行健康檢查結果。在“壓力測試”中,美聯儲對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在面對假設的嚴重經濟衰退壓力時的表現進行測試,其中的要素每年都會發生變化。這些結果決定了銀行需要多少資本才能保持健康,以及它們可以通過股票回購和股息向股東返還多少資本。美聯儲在2007-2009年金融危機之後設立了壓力測試,作爲確保銀行未來能夠承受類似衝擊的工具。測試於2011年正式開始,大型銀行最初很難獲得及格分數。例如,花旗集團、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團不得不調整其資本計劃,以應對美聯儲的擔憂。然而,多年的實踐使銀行可以更熟練地面對測試,美聯儲也使測試更加透明。它廢除了“通過-不通過”模式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海:主動跟蹤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推動數據要素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今天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原則同意《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 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並指出,要主動跟蹤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推動數據要素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提“效能”,全力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在產品供給、場景應用、數商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要強“賦能”,大力推動公共數據共享共治。重中之重是加快數據紅利釋放,要完善分級分類指南,鼓勵企業參與開放應用;要藉助區塊鏈等技術,完善行業數據資源流通機制。要增“潛能”,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強化數據標準規範建設,深入推進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現貨白銀日內漲幅擴大至2.00%,現報22.88美元/盎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過去一年,世界各國央行以驚人的速度競相抑制通脹,但事實證明,它們做得還不夠。儘管利率大幅上升,但富裕國家的經濟增長基本保持穩健,物價壓力依然強勁。有著“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知名記者Nick Timiraos最新發文探討了這一問題,即爲什麼主要央行的緊縮努力沒有推動增長和通脹進一步放緩?這種怪異現象很大程度上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加息行動對經濟活動的抑制作用需要時間。此外,歷史性緊張的勞動力市場推動了工資上漲和消費者支出。一、新冠疫情扭曲了緊縮政策的傳導過程首先,2020年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和隨後復甦的特殊性削弱了加息的正常影響。2020年和2021年,美國和其他國家政府向家庭提供了數萬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元兌瑞郎USD/CHF日內跌幅達0.50%,現報0.8925。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事實勝於“雄辯” 日元短期走勢將顯示“話語”是廉價的】6月26日訊,目前市場認爲,日元需要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來扭轉它的命運。今天日本央行官員所謂的呼籲不會改變它的方向。今天的行情這讓人想起了2022年秋天美日漲破150的情況。當時日本可能也進行了干預,儘管央行可能會調整曲線控制的猜測迄今被證明爲時過早,但日元應該回到它熟悉的高位是很自然的。如果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堅持收益率曲線控制(YCC),同時美聯儲繼續加息,那麼日元將發現自己兌美元的匯率越來越弱的水平。這一次,日元的進一步疲軟可能會給植田施加壓力,使其改變政策。但無論日本央行對其曲線做什麼,這種變化都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名義和實際利率之差擴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