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美股開盤,三大股指集體低開,道指開跌152點,標普500指數開跌0.4%,納指開跌0.33%;新能源車股回調,小鵬汽車(XPEV.N)跌0.5%,蔚來汽車(NIO.N)跌0.4%,理想汽車(LI.O)跌0.83%,特斯拉(TSLA.O)跌0.29%。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道指跌0.44%,納指跌0.32%,標普500指數跌0.40%。加密貨幣板塊走低,Coinbase跌超3%,比特數字跌約5%。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三菱日聯:美元是否會進一步走軟將在7月變得更清晰】7月5日訊,三菱日聯的經濟學家報告稱,美元指數在6月份下跌了1.4%,美元是否會進一步走軟,或者走軟到什麼程度,將在7月份變得更加清晰。6月底的美國PCE數據進一步放緩,如果美國就業市場和CPI數據也顯示出疲軟跡象,美聯儲就有可能延長暫停加息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的緊縮週期可能會結束,這可能有助於推動美元走弱。即使美聯儲在7月加息,由於市場已經接近完全消化這一預期,而且大多數其他G10貨幣的央行都預計會進一步加息,美元在下半年的升值空間仍然有限。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至7月1日當週紅皮書商業零售銷售年率 0.7%,前值0.5%。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荷蘭合作銀行:若本月數據支撐美聯儲在7月後加息,美元有望上漲】7月5日訊,荷蘭合作銀行高級匯市分析師Jane Foley在一份報告中稱,如果本週的美國經濟數據(包括週四的ADP就業數據和ISM服務業數據,以及週五的非農就業數據)強勁,美元可能會上漲,因市場開始預期美聯儲將在7月以後繼續加息。她表示,強於預期的數據可能會提振美聯儲在7月之後再次加息的前景,並在近期支撐美元。目前,市場“仍不願消化7月以後進一步加息的預期”。然而,美元的任何上漲都可能是短暫的,因爲“美國經濟在年底前可能會放緩”。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勞動力市場可能有些許緩和跡象後,美聯儲的抗通脹之路再遇一隻攔路虎。新房銷量飆升,房價上漲,潛在買家又開始參與競購戰。美國房地產市場顯示出反彈跡象,這將推高住房成本,並使美聯儲對抗通脹的努力複雜化。 鑑於抵押貸款利率在過去一年半里增長了一倍多,房地產市場的復甦來得比預期還要早。在疫情期間鎖定創紀錄低利率的房主現在不願出售。與此同時,在強勁的工資增長和健康的家庭儲蓄的支撐下,千禧一代的首次購房者正在尋求安家落戶,這正在擠壓美國獨棟住宅的供應。這種壓力推高了需求,儘管美聯儲的一系列加息加劇了買房者的負擔能力。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6月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現在看到住房市場正在觸底,甚至可能會有所上升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上半年的強勢反彈之後,市場現在對美股下半年走勢的分歧越來越大。資深經濟學家、《長期股票》(Stocks for The Long Run)一書的作者、沃頓商學院的退休金融學教授傑里米•西格爾(Jeremy Siegel)近期表示,儘管各國央行正在進行所謂的“反增長戰爭”,但美股的新牛市仍有上行空間。相比之下,瑞銀卻表現得十分悲觀。瑞銀最新警告稱,不要指望美股上半年的強勁走勢會持續太久,高利率和經濟增長下滑將扼殺股市反彈。這家瑞士銀行週二聲稱,股市目前的漲勢將被證明是不可持續的,美聯儲進一步收緊政策的威脅或疲弱的經濟數據都可能破壞目前市場的樂觀情緒。瑞銀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領導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股期貨走低,標普500指數期貨下跌0.3%,道指期貨跌0.34%,納指期貨跌0.5%,均跌至日低。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全球氣溫週一創下歷史新高,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的數據,週一全球平均氣溫爲17攝氏度,略高於2016年8月創下的16.9攝氏度的紀錄。這一新高表明了2023年北半球的極端夏季,並使人們關注到全球在遏制排放方面進展緩慢。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Granth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高級講師Friederike Otto說,“這不是我們應該慶祝的里程碑,而是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的‘死緩’”,“令人擔憂的是,這可能並非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最熱的一天”。她補充道,厄爾尼諾天氣現象將推動全球氣溫繼續升高。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去年的市場預期之中,今年本是石油多頭的黃金機會,但事實證明,今年的交易和以往一樣棘手。亞洲經濟從疫情時期反彈,以及美國結束戰略石油儲備的釋放,本應爲油價上漲鋪平一條單向路。而故事的發展卻恰恰相反,今年才過半,油價就已下跌了10美元/桶以上。油價下跌的原因常常被歸咎於需求疲軟。西方製造業的低迷打擊了市場人氣。然而,Energy Aspects研究主管兼聯合創始人Amrita Sen認爲,有證據表明,石油需求一點也不疲軟。Sen表示,今年迄今爲止,OilX的官方數據顯示,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增長250萬桶/日,比其預測高出130萬桶/日。儘管市場對某些工業石油產品的需求有所下降,但消費者需求仍然強勁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