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企業增加員工的步伐更爲溫和,工資增長放緩,這與勞動力需求的逐漸降溫一致。此外,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繼續增加。 數據公佈後,黃金突破2350美元大關,爲6月21日來首次,日內漲幅達到1%;白銀日內大漲超3%;美元指數短線跌近20點。 根據ADP研究所的數據,上個月,私人就業人數增加了15萬人,低於預期的增加16.5萬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休閒和酒店業就業增長的增加。 ADP首席經濟學家Nela Richard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就業增長一直是穩健的,但並不廣泛。如果不是休閒和酒店業的招聘反彈,6月份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月份。” ADP的報告增加了勞動力市場正在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小非農顯示勞動力需求降溫 與鮑威爾言論交相呼應】7月3日訊,6月份,美國企業增加員工的步伐更爲溫和,工資增長放緩,這與勞動力需求的逐漸降溫一致。ADP報告進一步表明,就業市場正在逐漸降溫,5月份失業率升至4%,爲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再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也有所增加,這表明失業的美國人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昨日表示,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平衡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同時有零星跡象表明,由於削減成本和經濟形勢走軟,企業正在裁員。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的數據顯示,美國僱主6月份宣佈裁員48786人。不包括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小非農不及預期 勞動力需求逐漸降溫】7月3日訊,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企業增加員工的步伐更爲溫和,工資增長放緩,這與勞動力需求的逐漸降溫一致。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24年7月3日電)美股那斯 達克指數創高,台積電(2330)強漲19元,帶動台股 今天大漲293.06點,收在最高點。三大法人今天同步 買超台股新台幣197.9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92.68億 元,並大舉搶進金融股。 展望後市,法人認為,台積電法說會將召開,以及 各公司6月營收,仍是影響台股短線關鍵因素。 加權指數今天收在23172.43點,上漲293.06點,漲 幅1.28%,成交值5044.23億元。 兆豐國際投顧副總經理黃國偉接受電訪表示,原本 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Fed)的會議紀錄,但因聯準 會席鮑爾(Jerome Powell)稍早已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全球最大金融市場在上週五的美國總統辯論後波動,因爲預測者們對特朗普勝選概率上升作出了反應。 前美聯儲經濟學家、資深華爾街策略師Ed Yardeni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在第一次辯論之後,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債價格下跌,儘管週五公佈的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同比增速爲自2021年3月以來最低。這表明投資者開始將特朗普在11月勝選的可能性計入美債價格。 Yardeni說,“收益率主要在長期債券端上升。這表明投資者對經濟的長期預期可能發生了變化,即使利率前景依然穩定。” 與此同時,通脹保值債券(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ion Securities,簡稱TIPS)收益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4年7月3日電)台股今天 強勢上漲,越過23100點,新台幣匯率卻受亞幣接連 破底、熱錢猛烈出走影響,匯價連3貶,盤中更創下 逾8年新低紀錄;在央行踩煞車之下,收盤收在32.632 元,貶0.5分,則是近2個半月新低,台北及元太外匯 市場總成交金額爆出24.705億美元的巨量。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最新 談話認為對抗通膨有進展,但降息需要更多信心。儘 管未能明確點出降息時間點,市場解讀鮑爾釋出「鴿 派訊號」,美股4大指數2日收漲,其中標普500指數 和那指收盤創新高。 美股領漲激勵之下,台積電今天強勢上漲19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今晚“小非農”與美聯儲會議紀要輪番登場】7月3日訊,美國6月ADP就業人數將於今晚20:15公佈,美聯儲將於次日凌晨2:00公佈會議紀要。昨夜鮑威爾講話略顯鴿派,並表示就業增長的突然惡化可能會影響降息時機,今晚小非農會否向美聯儲發出第一個警戒信號?屆時行情恐出現劇烈波動,敬請投資者留意相關風險。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1. 瑞銀: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預計年底將低於4%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在一份報告中說,由於市場預計美聯儲可能會進一步降息,預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到年底將跌破4%。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表示:“一旦美聯儲採取行動,可能會在2025年進一步降息,我們預計到年底美債收益率將下降,預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達到3.85%。”Mark稱。 2. 摩根資管:只有熊市衝擊能顛覆科技股力量 摩根資產管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David Kelly表示,如果市場不出現類似2022年投資者所經歷的市場暴跌局面,科技巨頭對美股的巨大影響力就有可能持續。Kelly等華爾街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