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在美聯儲上週向市場發出鴿派信號後,市場異常興奮並紛紛看漲美股,但華爾街預測人士表示,新年伊始,股市仍面臨一系列風險。 隨著投資者和分析師提高對股市明年將創下歷史新高的預期,看跌的預測近來已成爲相反的說法。 在美聯儲上週四會議的經濟預測摘要中,官員們暗示明年將降息75個基點,此舉推動道瓊斯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但樂觀情緒不應掩蓋市場仍面臨的風險,專家表示,明年股市再次大幅上漲仍面臨巨大阻力。 以下是華爾街認爲2024年股市面臨的一些重大風險。 1、經濟衰退打擊 儘管美聯儲預計將很快降息,但由於經濟中已經累計的金融緊縮,美國經濟仍有陷入衰退的風險。 法國興業銀行警告稱,即使是“經濟衰退的跡象”也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前主席Sheila Bair表示,市場對美聯儲明年可能降息的樂觀情緒過頭了。 Bair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執掌FDIC,他暗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上週政策會議上不負責任地放鴿,在投資者中製造了“非理性繁榮”。Bair上週四表示 : “焦點仍需放在通脹上,這場鬥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確實擔心美聯儲有點猶豫,擔心經濟衰退而試圖在現在轉向,而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有從數據中看到任何這種風險。” 在上週四連續第三次維持利率不變後,美聯儲預計明年將至少降息三次,共計75個基點。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如果物價壓力重現,準備恢復加息,但他也表示上週的會議上提到了寬鬆政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道指續創收盤新高 標普500指數連續第七週上漲】12月16日訊,美股收盤多數上漲,道指漲0.15%,續創收盤新高,爲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上漲,納指漲0.35%,標普500指數跌0.01%,本週累計上漲2.49%,連續第七週上漲。納斯達克100指數漲0.52%,突破2021年11月高點創收盤新高。大型科技股普漲,甲骨文漲3%,博通、英特爾漲超2%,亞馬遜、特斯拉、英偉達、微軟均漲超1%。京東收漲超4%,阿里漲超2.7%,蔚來漲超1.5%,小鵬跌超7%。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標普500指數轉漲,納斯達克100指數漲0.7%。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美聯儲威廉姆斯發表講話後,標普500指數期貨回吐漲幅。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市場的預期在過去三年已被驗證爲——特別“不靠譜”。 去年年底,投資者認爲美國陷入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前年,他們認爲大型科技公司不會受到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大前年,他們深信,以高價購買廣受大衆歡迎的股票會讓他們變得富有。 今年12月,他們再次堅信,美國經濟正走向軟著陸和低利率。 對投資者來說,隨波逐流總是一件讓人不舒服的事情,但要達成如此強烈的共識尤其困難,因爲這些所謂的共識一旦錯誤,市場的“懲罰”將是痛苦的,就像過去三年的每一年一樣。 即使在美聯儲週四發佈鴿派預測之前,市場對明年美聯儲將能夠降息而不會面臨經濟衰退的共識就很強烈。 由於美聯儲最新的“點陣圖”,這些共識變得更加強勁,期貨交易員現在認爲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股將於週五迎來年內最後一個“四巫日”,約5萬億美元美國股票期權到期,其中80%期權將與標普500指數掛鉤,創近20年以來新高。 “四巫日”指的是股指期貨、股指期權、個股期貨與個股期權同時到期的日子。這種情形每季度發生一次,分別發生在每年三、六、九、十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五,以導致交易量飆升和價格突然波動而聞名。本週五的這個“四巫日”將再度與標普500指數等基準指數的再平衡時間重合,因此也料將成爲更多股票成交易手的催化劑。   根據Asym500創始人Rocky Fishman的數據,名義價值達5.3萬億美元的美國股票期權將於週五到期,其中最大的期權將在開盤前到期。 一方面,許多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標普500指數轉跌,道指漲幅收窄至0.1%,納指現跌0.36%。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看著美聯儲FOMC會議後市場史詩般的大漲,人們可能認爲這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對投資者來說最好的一天。 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於對沖基金和大多數交易多空投資者來說,週三簡直就是一場歷史性的大屠殺,收盤時出現了大量追加保證金的要求。 爲什麼?美股確實飆升了,道指收盤創下歷史新高,有史以來首次突破37000點,但構成最受歡迎的做空籃子的股票卻飆升了約7倍! 流行的對沖基金代理跟蹤指數——高盛的HF VIP(做空最多的指數)週三慘遭重創,跌幅接近6%,創下自2001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因此,在標普500指數飆升的同時,做空最多的HF VIP指數卻出現瞭如下鏡像,最後30分鐘血流成河。 這意味著,大量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股開盤,道指、標普500指數接近平開,納指漲0.15%。明星科技股走勢分化,微軟(MSFT.O)、谷歌(GOOG.O)漲近0.5%。特斯拉(TSLA.O)跌超1%,此前因自動駕駛缺陷召回超200萬輛汽車。輝瑞(PFE.N)跌超7%,2024年營收指引不及市場預期。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