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AI旺 工業生產指數連13紅
經濟部統計處統計,3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06.10,年增13.65%,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06.89,年增14.71%,指數皆為歷年同期新高,連13紅。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創歷年單月新高,統計處表示,主因為部分應對關稅措施的提前拉貨潮,以及新興科技需求不墜。  統計處統計,3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呈現兩位數年增,主要是受惠於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熱絡,挹注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綜計第一季製造業生產指數98.77,較上年同期增加12.79%。  就個別產業來看,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5.07%,創歷年單月新高,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持續暢旺,年增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股上市櫃公司去年獲利衝高,今年預計發出史上第二高的現金股利總額,將達2.23兆元,有助台股後市活水挹注,整體上市櫃公司現金殖利率3.23%,台積電每年高居現金股利的榜首,亦創下2015年來現金股利年年成長的紀錄,合計十年來發出2.6兆元,等於發了一年的國家級總預算給股東。  AI產業飆速成長、貨櫃海運產業價量齊揚、壽險、銀行、證券、投信事業投資收益大幅增速、航空產業業績屢創新高等帶動及文曄等併購案的貢獻,依據所發布的年度財報統計,去年台股上市櫃公司營收達45.81兆元,創新高,年增11.70%,稅後純益達4.06兆元,年增38.17%,為史上第二大。  23日晚間第一金宣布每股將發出0.95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輝達H20晶片出口至中國踢到鐵板,輝達14日發布8K文件顯示,H20出口中國不但需要美國政府許可,且該要求將無限期有效,對此輝達提列55億美元損失準備。供應鏈透露,H20晶片生產已結束,散熱在內的零組件業者也接獲停止出貨通知,終端組裝也放緩進行。法人推估,若以H20平均單價1.3萬美元概算,將有超過百萬顆H20晶片計入損失,影響輝達約180億美元之營收。 組裝廠稱影響不大  H20銷往大陸碰壁,台廠大幅度調整產能,組裝廠英業達及緯創等強調影響不大,散熱廠雙鴻及CCL廠聯茂4月前訂單正常。  不只輝達受到影響,AMD MI308同樣受到波及,並提列約8億美元之相關費用,涵蓋庫存、採購承諾與相關準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隨著美日初步關稅談判內容曝光,市場焦點已轉向即將在24日登場的美日財長會談。尤其在美國財長貝森特公開表態,強調希望將匯率議題納入貿易談判後,華爾街已開始押注日圓即將迎來一波強勢反彈。然而,花旗卻潑下冷水,認為雙方難以達成所謂的「廣場協議2.0」,並預估日圓兌美元的合理匯率區間,可能最終落在120兌1美元左右。  受川普提名出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Stephen Miran,稍早建議美國除了加徵進口關稅,更可重置新廣場協議協議(New Plaza Accord),讓美元走軟。「廣場協議」,為1985年美日簽訂協議,失去匯價自主權逼使日圓大幅升值,日本經濟因而步入「迷失30年」。  日銀23日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川普關稅政策舉棋不定,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尤其美債殖利率攀揚引發的美元資產恐懼症,從黃金、比特幣到主要避險貨幣,均承接釋放出來的資金部位,五大匯銀高層主管表示,今年來避險需求升溫,具避險貨幣特質的日圓尤其火熱,個別銀行換匯量持續放大,和去年同期相比甚至可高達40%,儼然台灣金融市場資金風險趨避的首選貨幣。  台灣外匯業務最具代表性的兆豐銀行表示,川普關稅政策擾動金融市場,在避險需求增加下,今年以來避險貨幣的換匯量均出現成長,最值得注意的是日圓,開年迄今換匯量年增高達40%最明顯。原因之一是是美元偏弱整理,二是美債與美股等資產近期於國際市場表現欠佳,部分機構投資人拋售部位,釋出的資金需尋求替代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台股大反彈一舉衝三關
跌跌不休的台股,終於在川普鬆口對中國大陸關稅過高、不會開除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等重磅消息帶動下,23日展開跌深強彈,以19,639點大漲845點作收,寫下史上單日第二大漲點,一舉飛越萬九、5日線及10日線「三關」,成交量增至近五日最多2,755億元;法人認為只要量能漸增,這波反彈高點一致劍指月線約20,000點位置。  受川普對大陸的言論趨軟,中美關稅戰可望降溫的利多消息激勵,美國、歐洲及亞洲主要股市,齊步展開報復性強彈,台股23日獲三大法人齊步回頭買超294.87億元,為今年單日第六大買超,尤其外資終止連七賣、強力回補263.7億元,創今年來單日第三大買超。  隨著市場氛圍轉佳,綜合凱基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美4月綜合PMI不敵關刀
標普全球23日公布歐美4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美國綜合PMI創16個月新低,因關稅推高商品和服務價格而令信心下滑,增加美國經濟停滯憂慮,並限制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  美國4月包含製造與服務業的綜合PMI,從3月53.5滑落至51.2,創2023年12月來新低,進一步趨向50榮枯線。50以上代表經濟活動擴張,低於此水準即衰縮。  雖然製造業PMI從50.2上升至50.7創兩個月新高,但服務業PMI從54.4下挫至51.4,創兩個月新低。  4月PMI顯示川普關稅和打擊移民等政策,正傷害美國出口與觀光業。  標普全球指企業減少雇用人手,是擔心經濟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等前景,因為成本攀升和勞動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提出八項「非關稅貿易壁壘」,財政部次長李慶華23日在財委會指出,就財政部職掌業務的部分,美方比較關切的是汽車貨物稅和酒稅,財政部已整理相關資料,包括進口量和稅率,提供台美談判小組參考。汽車的部分,據悉,財政部和經濟部顧及國內產業生計,不打算調降關稅,但貨物稅調降可列為談判籌碼。  立法院財委會23日審查《貨物稅條例》修正案,財政部由李慶華列席備詢。針對哪些非關稅壁壘是台美談判時可能觸及的項目,李慶華表示,財政部相關項目可能是汽車貨物稅,美方也關切酒稅,跟美方談判對等關稅時會就美方認為是非關稅壁壘的部分,研議相關處理方式。  所謂酒稅,李慶華解釋,美方的重點在於台灣對於蒸餾酒課稅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美國關稅風暴橫掃全球之際,中國大展縱橫捭闔之術,拉攏英、日、歐、東南亞等多國共抗美國關稅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在北京會見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時,重申關稅戰、貿易戰損害各國正當權益,破壞多邊貿易體制,衝擊世界經濟秩序。  綜合外媒2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美對中多數產品進口關稅更高達145%,中國也向美國產品加徵125%關稅作為反制,全球經貿因「G2」因關稅戰互毆面臨嚴峻挑戰。  為了抗擊美國關稅戰,中國近期動作頻頻。習近平上週訪問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除了透過「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與經貿合作深化各國關係之外,此行還多次強調團結合作、抵制濫徵關稅與反對單邊霸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美對中降稅 僵局有解
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白宮考慮大減對中國關稅以緩和貿易戰,報導引述白宮高級官員表示,美對中關稅可能降至約50%~65%。  知情人士說,華府還考慮採取分級徵稅方法:對美國認為不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商品徵收35%的關稅,對美國國家利益具有戰略意義的商品徵收至少100%的關稅。  稍早,美國總統川普即在兩件事情上改口,首先,他稱對中國商品徵145%進口關稅過高,應會大幅調降,但不會是零,此外,川普22日不再砲轟聯準會主席鮑爾,他在美國證管會(SEC)新任主席就職典禮的場合澄清,「我只是希望他(鮑爾)在降息上更積極一點,現在是調降利率的最佳時機。」  川普姿態放軟,市場狂喜,美股22日全面收紅,道指收漲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