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壓力的判斷更具體:內部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外部不利環境影響加深。 經濟工作開始側重需求端:需求端的提振消費排第一順位,供給端的科創產業投資次之。 財政政策:首次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少見地直接點明要「提高赤字率」,以及「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 貨幣政策:14 年來首次從「穩健靈活」轉向「適度寬鬆」。 物價:第一次把物價回升和經濟增長,擺在同等重要地位。 房地產論調更加積極:從 2022 年「房住不炒」,到 2023 年「滿足建商融資需求」,再到 2024 年「用力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 MM 研究員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第一大亮點,在於對當前經濟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需求端:三大能源機構連續第五個月下調 2024 年全球每日石油消費增速,平均預估值滑落至 111 萬桶(前 124 萬桶),反應中國與部分新興市場需求異常疲弱。 2025 年全球石油消費增速仍呈現不慍不火,低於疫情前十年平均增速(150 萬桶)。 供給端:OPEC+ 再度推遲增產計畫。預計 2025 年 Q2 至 2026 年 Q3 逐步撤銷 220 萬桶自主減產。然而在美洲國家釋放產能的貢獻下,IEA 預估全球油市仍將供給過剩 95~140 萬桶,取決於 OPEC+ 實際增產時點,以及會員國超額生產狀況。 隨著 2025 年下半年全球石油庫存轉呈堆積,原油供需基本面承壓、給予長線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歐洲央行於本次會議調降三大利率 25 基點,符合市場預期。 本次會議聲明稿中刪除「貨幣政策需要在一段時間保持限制性」的措辭。我們認為這代表在通膨無虞後,央行將持續進行寬鬆,市場預期明年將繼續降息 5 ~ 6 碼。 MM 研究員 貨幣政策 本次歐洲央行會議將邊際放款利率、主要再融資利率、存款機制利率降息 1 碼至 3.4% 、 3.15% 、 3.0% 。 多數潛在通膨指標表明通膨將持續穩定在 2% 目標附近。 最新經濟預估顯示經濟復甦速度將慢於 9 月的預測。儘管今年第三季成長有所回升,但 PMI 調查顯示本季成長放緩。 聲明稿中刪除「貨幣政策需要在一段時間保持限制性」的措辭。 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 11 月 CPI 季調年增 2.73%(前 2.58%),月增 0.31%(前 0.24%),同時核心 CPI 季調年增 3.30%(前 3.30%),月增 0.31%(前 0.28%),符合市場預期。 由於本次 CPI 反彈幅度符合預期,因此數據公佈後市場對 12 月降息預期擴大,FedWatch 預期 12 月降息 1 碼機率來到 95% 以上,不過留意點陣圖對明年降息空間可能將收窄至 2 ~ 3 碼(前 4 碼)。 MM 研究員 美國 11 月 CPI 季調年增 2.73%(前 2.58%),月增 0.31%(前 0.24%),同時核心 CPI 季調年增 3.30%(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灣 11 月出口金額為 410.0 億美元,年增率 9.7%(前 8.4%),優於財政部預估的 5 ~ 9%,細項中電子零組件繼續回升至 14.56%(前 6.11%),金額維持在 2022 年高水位,旺季需求維持穩定,而資通訊降溫至 11.71%(前 28%),在 Nvidia AI 新舊晶片交替之際,金額維持在高檔區間震盪。 從國家來看,過去強勁的對美國出口因新舊晶片迭代動能下滑,年增率 10.59%(前 20.49%)但金額仍維持在高檔,對東協出口受惠於供應鏈移轉也同樣持穩高檔,年增率 10.47%(前 13.06%),對中國出口穩定,年增率回升至 9.52%(前 -2.12%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週全球股市延續震盪上行,S&P 500 在科技巨頭漲幅帶動下,站上 6,000 點大關後續創新高,歐亞股市表現也皆向好,台灣加權指數漲幅逾 4%,而近期相對疲軟的歐股也回升至區間高點,唯獨韓國 KOSPI 受戒嚴之亂小幅下跌。債市與匯市方面,美元轉向震盪至 106,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則連續第二週走軟,回落至靠近 4.15% 的水準,原物料走勢中,即便 OPEC+ 宣布延後增產,油價依舊未有起色。 下週重要大事有: 台灣出口(12/9 一):本週,將公佈 11 月台灣出口數據。 11 月製造業 PMI 連兩月回升,領先指標外銷訂單 10 月增速 4.9% 略高於前值,預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 10 月非農就業月增 22.7 萬,同時前值也出現上修,前兩個月月增累計上修 5.6 萬。觀察細項,除了教育醫療業、政府就業做為主力支撐外,休閒娛樂、專業技術、製造業也出現明顯反彈,其中製造業的回彈幾乎完全由交通運輸設備所貢獻,反映罷工工人的回歸,以及颶風影響消退。 相較於非農的回彈,家庭調查的失業率則小幅上升至 4.2%(前 4.1%)。觀察人口結構,近 3 個月來勞動參與率持續下滑至 62.5%,非勞動力人口開始堆積,同時就業人口下降、失業人口上升,顯示就業市場仍有放緩跡象,弱勢訊號依舊存在。 數據公佈後,由於非農月增並未過度強勁,且報告中仍存在弱勢訊號,FedWatch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OPEC+ 部長級會議再度推遲增產計劃,220 萬桶的自主減產措施將於 2025 年 Q2 至 2026 年 Q3 期間逐步退場。 2023 年 4 月宣布的 166 萬桶額外減產量,以及 2024 年 6 月宣布調整的總體官方生產配額(3,972.5 萬桶),將從 2025 年底延長至 2026 年底。 儘管 OPEC+ 坐擁將近 600 萬桶的閒置產能,但考量到疫情過後全球傳統能源消費增速趨緩,2025 年油市恐呈現供過於求、庫存堆積的格局,因此延長減產消息對於油價提振效果有限,會議過後油價保持弱勢震盪。 MM 研究員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於 12/5 召開部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1 月 ADP 就業月增 14.6 萬,並且前值也從 23.3 萬下修至 18.4 萬,主要受製造業拖累,不如市場預期,不過 JOLTS 確有改善訊號,裁員數下滑至 163.3 萬,空缺數與自主離職數也小有回升,讓職位空缺數及失業人數比值大致維持在 1.11(前 1.08),就業市場維持穩定。 Powell 認為經濟目前處於良好位置,與 9 月首次降息時相比,如今經濟更為強勁,下行風險有所降低,因此認為聯準會在降低利率、走向更加中性的道路上,能夠以更加謹慎的步伐前進。 在 Powell 發言後, FedWatch 預期 12 月降息 1 碼機率沒有太大變化,仍維持 7 ~ 8 成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2/2(一),拜登政府祭出了 3 年內第 3 輪的科技禁令: 新增 HBM 和先進 DRAM 出口管制:限制向中國銷售高頻寬記憶體(HBM)和先進 DRAM。 新增設備和軟體出口管制:24 種先進製程所需的設備,包括蝕刻、沉積、光刻等;3 種用於開發先進製程的 EDA 軟體。 新增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新增 136 家公司,主要為中國的晶圓製造商、設備商、 EDA 軟體商,以及從事半導體產業投資的資本公司;此外,還有 4 家日本、南韓、新加坡企業,限制這些企業購買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 升級長臂管轄範圍:受管製之產品或設備,只要其部件或技術有任何一點成分源自美國,即使最終產品在第三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