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 11 月會議再度降息 1 碼至 4.50 ~ 4.75% 區間,聲明稿新增就業市場供需緊張普遍緩解,並刪除通膨朝 2% 取得進一步進展的論述。 記者會上,Powell 雖維持繼續降息的態度,但也提及經濟優於預期、下行風險減弱,透露年底有機會調整未來降息路徑。整體會議自前月的鴿派轉向中性。 我們將於快報中解讀我們對後續聯準會的作法,以及川普交易的看法。 更完整的分析詳見 M平方最新聯準會快報。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英國央行於 11 月會議將基準利率調降 1 碼至 4.75% ,符合市場預期。由於近期英國財政部推出的財政刺激措施,使英國央行上調明後年通膨預期,並對未來降息路徑採取更保守的態度,市場預期英國央行在 12 月降息的機率僅有 22%,下次降息時間落在明年 2 月。 MM 研究員 貨幣政策與記者會發言 降息 1 碼至 4.75% ,其中 8 位委員支持降息,1 位委員支持維持利率不變。 上調明年通膨預期:2024 年 2.25%(前 2.75%)、 2025 年 2.75%(前 2.25%)、 2026 年 2.25%(前 1.5%) 上調明年 GDP 預期:2024 年 1.0%(前 1.2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總統:川普拿下 277 張選舉人票確定勝選 截至台灣時間 11/6 晚間 10:00,川普已獲得 277 張選舉人票,跨越當選門檻,贏過僅獲得 224 張選票的賀錦麗。本次總統選舉,川普於戰況膠著的 7 個搖擺州中,首先拿下東岸的北卡羅萊納州(16 票)、喬治亞州(16 票),並且在隨後拿下鐵鏽帶中的關鍵 - 賓州(19 票),以及威斯康辛州(10 票),在其他勝負未定的搖擺州中,也全數由川普領先,可謂是大獲全勝。 國會:參院確定由共和黨拿下,眾院同樣由共和黨領先 除了總統大選以外,本次國會選舉中共和黨也傳來捷報。參議院已確定改由共和黨取得過半席次(49 席 > 52 席),眾議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七大搖擺州掌握 93 張選舉人票,為本次選舉關鍵: 美國 2024 大選於台灣時間 11/5(二)陸續開始投票,本次關鍵搖擺州包含喬治亞州(17 票)、北卡羅來納州(16 票)、密西根州(15 票)、賓州(19 票)、威斯康辛州(10 票)、亞利桑那州(11 票)、內華達州(6 票),共計 93 張選舉人票,將會是選舉重點關注對象。 川賀民調差距皆小於 3 個百分點,戰況膠著: 從封關民調來看,目前鐵鏽帶三州中(賓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除了賓州以外,其他兩州由賀錦麗領先,而其餘陽光帶四州(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內華達州、北卡羅萊納州)則全數以川普領先。儘管如此,可以注意到兩人民調差距皆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 10 月非農就業月增 1.2 萬(前 22.3 萬),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 10.0 萬,創下 2020 年 12 月(-11.5 萬)以來新低。由於本次異常疲弱的就業數字主要受到 Milton 、 Helene 颶風以及波音工人罷工等多項因素干擾,因此不必過度悲觀解讀,本次數據反而更加鞏固 11 、 12 月各降息 1 碼的預期。 家庭調查方面,失業率維持在 4.1%,勞參率也大致持平在 62.6%(前 62.7%)。勞動力供給似有不再大幅增加的趨勢,符合我們先前 快報 中提及勞動力增速開始趨緩,使失業率難以出現大幅回升的看法。 MM 研究員  美國 10 月 就業報告 出爐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灣 10 月製造業 PMI 回升至 50(前 49.2)的擴張區間,新訂單、生產指數 分別回升至 51.9(前 46.8),50.5(前 46.8);中國 10 月官方製造業 PMI 50.1(前 49.8)略高於預期,廠商對政策期待,但新出口訂單開始滑落;美國 10 月製造業 PMI 下滑至 46.5,因波音罷工以及兩次颶風的影響。 美中台 10 月 PMI 新訂單減客戶庫存分別上升至 0.3(前 -3.9)、 3.1(前 1.5)和 5.8(前 1.8),MM 製造業週期小幅回升至 -0.12(前 -0.23),反映本波製造業週期在產業和區域上的分化明顯,但庫存水位穩定,帶動新訂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週全球股市多數回檔,受到科技巨頭財報波動影響,美股由科技板塊領跌,費半下跌逾 4% 、 S&P 500 收跌 1.37%,亞股普遍受拖累,台灣加權及南韓 KOSPI 同跌 1% ~ 2% 不等,唯獨印度及日本股市小幅上行。美元指數則是在上週 PCE 及就業數據公佈後,終結連續數週的反彈,持平在 104 關口,非美貨幣則走向震盪,然美債殖利率則是續創近期高點,10 年期利率站上 4.3%,市場聚焦本週美國總統大選最終結果。 本週公佈重要數據 美國總統大選 (11/5 二):當前賭盤雖顯示川普勝出,但從民調觀察,截至 11/1(五)為止尚未有任何一位候選人取得明顯領先,台灣時間 1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灣 Q3 GDP 年增率達 3.97%(前 5.06%),遠優於主計處預估的 3.2%,主要來自出口的支撐,年增率達 8.67%(前 7.65%),以及 AI 帶動的民間投資動能,年增率繼續回升至 15.27%(前 14.78%)。 貢獻度來看,民間消費因為基期墊高導致貢獻力道減弱,回落至 0.92 個百分點(前 1.36),出口繼續作為經濟主要支撐,貢獻了 5.55 個百分點(前 4.8),反映 AI 需求和手機新品的旺季拉貨。 MM 研究員 台灣 Q3 經濟 表現優異,來自出口動能的貢獻,除了有 AI 的零組件需求外,也有 iPhone 新品上市的拉貨動能,值得留意的是,Q3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日本央行於 10/31 公佈利率決定,所有委員一致同意維持利率於 0.25% 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央行行長再次重申對達到通膨目標信心增加,預期央行將持續緩步的升息,市場預估下次升息時間為 2025 年 Q1 。 近期日圓再度貶破 150 關口,最主要的原因是反映日本自民黨選舉失利以及未來的政治不確定性,但我們認為政治僅為短期的影響,中長期日圓的看法仍需要觀察美日基準利率差與經濟差收窄的趨勢是否可以延續,更多分析詳見 11 月月報。 MM 研究員 貨幣政策與記者會聲明 日本央行於 10/31 公佈利率決定,本次會議所有委員一致同意維持利率於 0.25% 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以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公佈 2024 Q4 ~ 2025 Q1 季度融資計畫,調降 2024 Q4 預估發債融資金額小幅調降至 5,460 億,2025 Q1 預估發債融資金額則增加至 8,230 億,季底 TGA 現金目標也上調回 8,500 億。 觀察計息債券(拍賣規模,預估金額都與前幾季相同,顯示財政部希望維持長債發行規模不變,以短端國庫券因應融資需求的變化,因此債市供需並不會因發 2025 Q1 債融資金額增加而惡化。 後續關注兩大重點:1)2024 大選結果,若結果為分裂國會(參眾議院個別由不同政黨主導),債務上限暫停或上調便可能陷入膠著;2)11 月 FOMC 會議,目前推算 ON RR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