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央行於 2 月會議升息 1 碼至 3.35%,澳洲 2022 年 Q4 的 CPI 升至 7.8%(前 7.3%),創 1990 年以來新高,因此央行仍認為未來數月需持續升息以確保通膨穩定回落,會議後,澳幣/美元上漲 0.73%至 0.693 。 央行下調 2023 年經濟成長率預期至 1.5%(前 1.75%),2024 年的經濟成長則維持在 1.5%(前 1.5%)。通膨預計將於今年底降至 4.75%,2025 年進一步降至 3% 左右。 MM 研究員 以下為 2/7 澳洲央行會議政策重點與分析: 1. 關於通膨 澳洲 2022 年 Q4 的通膨升至 7.8%(前 7.3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灣 1 月出口年減 -21.2%(前 -12.1%),減幅擴大主要為春假提前導致工作天數減少所致,經調整後年減為 -9.4%,但整體動能仍疲軟,主要細項的電子零組件和資通訊產品分別年減 -20.1%(前 -1.4%)、 -10.4%(前 -10.7%)。 台灣 1 月進口年減 -16.6%(前 -11.4%),其中電子零組件進口年減 -22.9%,資本設備進口年減 -8.7%,反映外需不足而減少進口原料和設備需求。 MM 研究員 觀察季調後的出口增速仍繼續維持衰退,主要出口品中包括積體電路、印刷電路等零組件分別年減 -18.3%(前 0.8%)和 -33.3%(前 -21.6%)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聯準會 2 月會議傳遞升息進入尾聲的訊號後,美元維持情境二高檔轉弱的格局,另外,歐洲央行相對鷹派也使歐元基本面轉佳,維持在情境四。 歐元區近期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如 PMI 連續三個月回升,歐股基本面指數轉至情境四。新興市場、中國同樣見到基本面築底訊號,後續關注中國解封後對全球製造業帶來的復甦動能能否延續,以帶動更多風險性資產如全球股市、工業金屬回升。 (歡迎至 操盤人必看 觀察每月定期更新趨勢 ) MM 研究員 1. 股市: 全球股市基本面指數有逐漸開始築底的跡象,主要反應中國解封與歐洲經濟數據超出預期。歐元區 PMI 連續三個月回升至 48.8,NMI 也回升至 50.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週全球股市漲跌不一,聯準會及歐洲央行利率決策符合預期下,S&P 500 及歐洲 Stoxx 50 分別上漲 1.6% 及 1.9%,而陸股及港股漲幅暫歇,滬深 300 以及香港恆生分別下跌 -0.9% 及 -4.5%。美國就業數據意外強勁,美元指數一度回升至 103 之上,10 年期美債殖利率持平於 3.5% 水準,2 年期美債殖利率升至 4.3%。 上週主要發生大事有: 1/31 中國官方 PMI 與 NMI 分別升至 50.1 、 54.4 榮枯線之上、台灣外銷訂單年增率持續衰退-23.2 %(前 -23.4 %)、 2/1 歐元區 HICP 通膨降至 8.5 % (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 1 月 非農就業 +51.7 萬 ,大幅高於市場預期 +18 萬,同天公布的 ISM 非製造業大增至 55.2(前 49.2),回升至榮枯線之上,反映國際解封挹注以及服務消費仍具韌性。 失業率、就業市場結構部分,本次在進行年度調整後,勞動力人口上調至 1.658 億,總計增長 86.6 萬人,推動 勞動參與率 回升至 62.4%(前 62.3%),同時失業率創下新低 3.4%(前 3.5%),主要反映 2021 年下半後,移民人口的大量回歸,勞動供給回升顯示就業結構進一步好轉。 每小時薪資成長率降至 4.43%(前 4.81%),多數核心服務產業薪資均下滑,專業技術 4.54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年間全球股市反映通膨、升息放緩以及中國解封情緒,S&P 500 上揚 1.99%,重回 4000 大關,費半指數亦強勁反彈 4.91%,中國 A50 期貨及摩台指亦雙雙走高 3.0%、6.0%。美元指數緩跌至 101 左右,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大致持平於 3.5%。年間行情完整分析詳見最新快報。 年間重要大事:1/24 歐元區 1 月 PMI、服務業 NMI 回升至 48.8(前 47.8)、50.7(前 49.8)、 1/25 加拿大央行升息 1 碼至 4.5%,預告將暫停升息、1/26 美國 2022 Q4 GDP 季增年率 2.9%(前 3.2%),優於預期、1/27 美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灣 12 月外銷訂單 521.7 億美元的接單量略高於預期的 470-490 億美元,但年減仍高達 -23.2%(前 -23.4%), 其中資通訊和電子產品分別維持年減 -24.1%(前 -30.5%)和 -20.9%(前 -15.2%),持續反映半導體廠去庫存的砍單狀況。 以國家觀察,中國、美國和歐洲三大主要出口國的外銷訂單分別年減 -37.7%(前 -37.3%)、-14.7%(前 -16.7%)、-23.9%(前 -26.3%)。 MM 研究員 在進入 Q1 消費電子淡季下,因終端需求維持疲弱以及半導體供應鏈普遍持續在調整庫存,接單狀況並沒有恢復,作為台灣出口的領先指標也代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IMF 因部分經濟體展現出超乎預期的韌性,於 1 月 WEO 意外上修全球 2023 年經濟成長 0.2 個百分點至 2.9%,且未預期全球 GDP 成長出現衰退情境,主要上調的關鍵在於中國因快速解封而大幅上修 0.8 個百分點至 5.2%,2023 年全球景氣主要受成熟市場拖累使成長仍低於 2000 年以來平均 3.8% ,但預期新興市場經濟將於 2022 年後落底回升(The decline in growth in 2023 from 2022 is driven by advanced economies; in emerging market and developing econ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 1 月官方製造業 PMI 回升至 50.1(前 47),細項普遍回升,包括新訂單、生產、從業人員和生產預期分別為 50.9(前 43.9)、49.8(前 43.9)、47.7(前 44.8)、55.6(前 51.9),反映了解封後的經濟落底復甦以及需求回溫。 中國 1 月官方非製造業 NMI 明顯回升至 54.4(前 41.6),其中受封鎖政策影響最大的服務業大幅改善 54.0(前 39.4),建築業來到 56.4(前 54.4)。 MM 研究員 中國製造業 PMI 作為觀察中國經濟以及全球製造業的領先指標,在本月明顯反彈至復甦區間,反映 1/8 全面解封後,逐漸帶動消費、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聯準會票委全員同意升息 1 碼,將政策利率調升至 4.5 ~ 4.75% 區間。聲明稿傳遞仍將升息,但委員考量重點已經從升息步伐(pace),轉向政策利率需要多少幅度(extent),傳遞接近升息尾聲訊號。 縮表持續進行,疫情不再是考量重點,目前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規模已降至 2021/9 新低。 對經濟的看法延續去年 12 月對消費、生產及就業的措辭,但就通膨而言,首度新增通膨上行速度有所緩和的論述。 記者會上 Powell 未否定利率低於 5% 可能,且強調年內不會降息,但也提到若通膨下降得更快,仍會影響到後續的政策制定。而近期 JOLTS 職位空缺數量出現回升,反映就業市場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